站在上市第三年的新起点上,每日互动(300766.SZ)进入可持续发展新阶段。4月份,每日互动2020年度和2021年一季度成绩单出炉。每日互动创始人、CEO方毅表示,2020年,公司抵抗住了疫情影响,在严峻的外部环境下仍保持不错的盈利能力,公司业务结构性优化已见成效,业务成长更有韧性,持续盈利基础更加扎实。
有业内分析人士称,每日互动通过海量数据+商业化变现能力的竞争优势,进入多元变现的新进程,公共服务标准化产品推广以及品牌服务大量潜在客户的挖掘将成为新的增长点。
“我们坚信数据智能是驱动经济发展的关键变量,每日互动各板块业务聚焦深耕,核心产品创新迭代,服务体系日臻成熟,市场拓展成效显著,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进入新阶段。”方毅称。
业务结构优化,营收反弹向好
在2019年度受疫情影响消退之后,每日互动的业绩正处于向上爬升的态势。
根据2020年报,每日互动实现营业收入5.01亿元,同比增长0.11%,相较2019年度的同比下滑7.13%实现反弹;归母净利润7198.04万元,同比减少5.25%,这主要是受疫情下复杂宏观经济形势、公司加大研发投入等因素影响,但相较2019年度降幅大幅收窄。
在2019年度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出1082.63万元的基础上,每日互动在2020年度经营性现金流极大优化,净流入4492.54万元,同比增长514.97%,主要系应收款项收回。
作为一家交叉融合了互联网、数据、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等多个新兴产业的新经济体,每日互动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近三年研发投入金额持续增长,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也持续攀升,由2018年度的14.54%上升至2020年度的25.98%。其中,2020年,每日互动人工及研发投入同比增加1250万元,主要致力于人工智能、数据处理、治数平台研发等领域的科研工作和技术储备。
“公司业务结构优化成效显著,业务成长更有韧性,经营性现金流极大优化,持续盈利基础更加夯实。”每日互动总结称。
业务成长更具韧性
支撑营业收入增长的背后则是各项业务的持续发力。
作为专业的数据智能服务商,每日互动深耕开发者服务,并以海量的数据积累和创新的技术理念,构建了面向企业的用户增长、品牌营销、风控与增能服务,以及面向政府的公共服务。
每日互动的业务逻辑分三层(D-M-P,Data-Machine-People),底层“D”是指数据采集,中层“M”是指数据治理,上层“P”是指数据应用。其中,每日互动将“P”层垂直应用划分为商业服务与公共服务两大领域,商业服务包含增长服务、风控与增能服务、品牌服务,与“公共服务”共同构成“数据服务”赋能垂直领域。
具体从业务情况来看,2020年度,每日互动开发者服务依然稳健,数据底盘更加扎实;公共服务上半年面临疫情较大压力仍保持稳定增长,下半年疫情控制之后,重回快速通道,四季度环比增长45.01%;风控与增能服务实现营业收入5406.95万元,同比增长68.99%。
取得最大突破的要数品牌服务,2020年度实现收入2052.71万元,同比增长96.33%,为品牌广告主驱动数字化投放的金额达到3.73亿元,同比增长441.63%。
“由公司数据驱动的单个客户广告投放金额已突破一亿。随着公司品牌服务数据产品给客户带来的价值被越来越广泛的认可,公司有望在服务定价上进一步提升单价。”每日互动表示,品牌服务有望成为公司重要的业绩支撑点。
业务成长的韧性在2021年表现的也较为明显。
根据2021年一季报,每日互动传统的开发者服务持续稳健增长,同比增长逾30%;数据治理能力也实现跨越式发展,公司治数能力由传统自用、以服务内部数据治理和数据管理为主,进行了模块化、产品式的开发和升级,推出“每日治数平台”,通过打造具有治数能力的数据智能操作系统,实现对外数据治理能力的输出,未来有望打通多模式变现途径,通过拓展在商业、公共行业的应用场景,形成公司独特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数据应用方面,每日互动增长服务内部结构调整完成,其他数据服务均实现规模化增长。其中风控与增能服务收入增长几近100%,公共服务与品牌服务收入同比增长均超50%。
对于2021年的经营计划,每日互动表示,公司将继续深挖开发者业务场景,持续夯实数据底层;倾力打造每日治数平台,实现业务创新与战略升级;深耕数据智能服务,探索赋能更多应用场景;依托西湖数据智能研究院,积蓄公司未来增长的新S型曲线。
在巨大行业空间中续写下个精彩
世界经济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数据也已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
2021年3月,中国“十四五”规划中单列篇章重点规划数字化发展内容,对“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提出了明确目标要求,数据产业迈入高速发展快车道。2020年,我国数据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7.8%,“十四五”规划将这一比重提升至10%。
面对日趋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形势,数据行业担负着经济增长新动能的重要使命,数字经济发展既有机遇也有挑战。
在业内看来,国内数据产业近年来实现跨越式发展,体量规模大幅增长,并在关键领域取得持续性的突破。未来,我国数据产业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