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材料业务持续发力 光启技术连续两年扣非净利涨超50%
时间:2021-04-28 12:56:06来自:证券时报字号:T  T

4月28日,光启技术(002625.SZ)发布2020年度报告,全年实现营业收入6.37亿元,同比增长32.25%,净利润1.63亿元,同比增长41.90%,扣非净利润1.31亿元,同比增长50.82%。

2020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以及突如其来的疫情影响,光启技术采取各项措施保障了研发及批产任务的有序进行,实现两年营收、净利持续双增长,同时,扣非净利润连续两年增速超过50%。年度净利润创下历史新高。

一项新增批产订单贡献2.5亿元收入

自2017年以来,光启技术持续加大对于超材料研发和制造,让超材料业务在应用端有了突破性进展,尤其近年来在尖端装备领域实现了规模化应用,进一步提升了其业绩表现。

从去年开始,光启技术先后与沈阳、成都、南昌等重要客户签订大型航空超材料结构研制和批产订单,其中“基于超材料的先进多功能机载产品独家研制任务协议等相关协议”、12亿订单需求以及17000公斤超大型复杂超材料结构件的订单,加速推动了光启技术的业绩上涨。此外,光启技术连续进入了两家新增客户的合格供方名录。

报告显示,在国家战略转型以及我国尖端装备升级换代的驱动下,公司迎来了市场需求的集中爆发。2020年度,超材料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08亿元,较上年增长86.09%,创下历史新高,占合并营业收入的比例从45.56%大幅增长到64.11%。超材料业务已经成为光启技术当前核心业务和业绩贡献来源。

从数据上来看,超材料业务由研发和批产两部分组成,研发方面,实现收入1.50亿元,同比增长136.76%;在批产交付方面,新增一项产品由研发转入批产,实现超材料产品批产收入2.58亿元,同比增长高达65.55%。

研发投入持续加大

超材料是一门新兴的、高度交叉的基础学科,也是我国比较少的从0到1的源头创新,作为科技创新型企业,光启技术也在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和人才投入。

据年报显示,光启技术在2020年合计投入金额为1.74亿元,同口径下相比上年度的1.27亿元增长37.12%。

报告期内,公司申报专利182项(其中发明110项),获得授权99项。更重要的是,光启尖端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证书复审合格并取得证书,其作为主要编写单位参与的2项国家标准已经正式实施,三项国军标已经正式报批。

同时,光启技术还加大了对于产能的投入。据悉,今年3月份,全国最大的、集超材料研发、生产、制造、测试于一体的——709基地正式投入生产。投产后预计会在未来两年内达到满产状态。届时,709基地可实现年产能达6,000件复合超材料制品,约合每年40,000公斤,这将大大提升光启技术超材料的批产交付的效率。

据悉,709基地拥有第三代超材料工艺制造生产线,生产区建设了复合超材料生产线、金属超材料生产线、非金属超材料生产线等多条装备生产线,可充分满足客户的定制化需求。另外,709基地还匹配了无损测试、环境适应性测试、力学测试、材料测试、三坐标测试等可满足高性能、高标准尖端装备复合超材料的全套精密设备,已经率先实现超材料技术产品规模化生产的制备。

此外,光启超材料设计超算中心也已经于报告期内完成扩容,峰值计算能力达到4,200万亿次每秒。

如今,光启技术的超材料已经广泛应用在我国先进飞机、大型无人机、水面舰艇、海洋航空装备、新型航空器等多种尖端装备,并实现了大尺寸、整机身、多产品的规模化应用。

随着“十四五”规划的实施,超材料有望在核心尖端装备领域持续渗透。部分机构认为,“十四五”规划期间将加速尖端装备领域的列装上行通道和国产替代化进程,尤其是需求端整机对于新材料应用占比不断提升等因素,细分行业龙头有望进一步受益。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