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十年前,你对一位云南的朋友问驰宏锌锗(60049),更多的人可能想到的是“第一高价股”。而对于铅锌有色行业“绿色名片”的称号却知之甚少。
2010年是世界环境多灾的一年。这一年,无数的环境新闻背后是叹息和反思。大连海域污染事件、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吉林化工桶流入松花江、气候谈判坎昆会议召开、美国墨西哥湾原油泄露、俄罗斯发生森林大火、欧洲多个国家遭遇强极端天气、匈牙利有毒泥浆流入多瑙河……
在全球环境事件频发的背景下,国家环保总局加大了对企业的环保核查,出台了自2005年以来更加严厉的环保核查措施。
政策的出台成为了驰宏锌锗环保工作的再一个转折点--公司当年成立了环境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和工作组,研究制定了整改方案,消除环境安全风险隐患,并建立特征污染物日监测制度,提高企业环境管理水平,认真做好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从2011年开始,公司开始持续发布年度社会责任报告,把环保作为报告的重中之重,提出在生产过程中,积极研发、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努力推动清洁生产和污染物达标排放工作,致力于打造行业“环保标杆”。
十年过去,驰宏锌锗技术经济指标、能耗指标已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是全球铅锌联合冶炼、综合回收及渣处理工艺流程最全、最完善的企业之一,先后获“全国首批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国家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试点企业”、“全国循环经济工作先进单位”、“国家清洁生产示范企业”、“全国绿化模范单位”、“中国矿业国际合作最佳环保奖”等荣誉,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这十年,驰宏锌锗做对了什么?
1.十年倾力投入,极致循环利用资源
2004年,驰宏锌锗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募集资金全部投入“深部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环保节能技改工程”项目中,该项目还被列为国家第六批国债贴息项目,受国家政策支持。公司借此完成了会泽矿山的改扩建工程,还在2005年建成曲靖冶炼厂,在全世界首次解决了顶吹沉没熔炼技术炼铅的国际性难题,实现了艾萨炉“一步炼铅”,节能环保指标全国领先。
但是,就在这个各项指标领先的冶炼厂内,监管部门2009年、2010年进行的现场检查中发现环境安全隐患仍然存在。对此,公司管理层以“重拳治环保”的发展思路,重点围绕融资环保核查工作,认真落实各项环保整改措施。更为关键的是,公司对区域布局、产线配置做了全方位的调整优化,在十年时间里实现了蜕变。公司经过大力投入,新建、升级改造了三大有色冶炼基地,装备大型化、自动化程度高,并积极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冶炼技术,能够处理各种复杂原料,实现节能环保、长周期、高效稳定生产。
首先,公司采取“矿冶一体化”的思路依矿建厂,紧紧围绕矿产资源地建设冶炼项目,从而在运输环节减少污染物泼洒风险,也大幅减少了道路运输中的汽车尾气排放。
其次在工艺选择上不断优化。在选矿阶段,大部分含铅矿与含锌矿分离,每类矿中仍有3%-5%的其他矿类残余,到冶炼阶段,锌冶炼中的铅渣和铅冶炼中的锌渣,在其他单独的冶炼厂中只能作为废料堆存,产生污染。但在驰宏锌锗,可以将这些矿渣调配到对应的厂做原料,继续冶炼出铅、锌,加上分离出的金属铜、银、锗,在这一联合冶炼过程中实现资源综合回收利用。
“目前我们铅的回收率达到98%,有些企业回收率只有95%,每降一个百分点,对成本影响非常大,也对废渣量影响很大,因此我们回收率指标的优势,对环保、对效益的贡献都是比较大的。”公司一位负责人表示,“不管它多复杂的矿,含有什么重金属,通过我们的冶炼系统,把能炼的都炼出来,炼不出来的都形成了水淬渣,因为这里面主要是含铁、钙、硅的废渣,不含重金属,就卖给水泥厂做水泥的原料”。此外,驰宏锌锗采用“火湿法”冶炼,即火法与湿法联合冶炼,在节能减排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公司的铅厂用火法脱硫,把铅矿中的硫化氢通过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同时产生大量的热,其中高压蒸汽可以直接用来发电,低压蒸汽用来给湿法车间提供热能,冬季可将余热供暖,如此火湿法之间的结合实现了热能的综合利用,铅系统烟化炉挥发冶炼产生的氧化锌烟尘又全部作为湿法冶炼的原料。
环保界有一句名言,“所有的污染物都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在一系列改进之后,公司努力发展绿色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排放,构建了“风险地质勘探-矿山无废开采-冶炼清洁生产-‘三废’循环利用-稀贵金属综合回收-产品精深加工”独具特色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2.技术创新+超前理念,环保提升企业竞争力
在一系列环保成果的背后,是驰宏锌锗持之以恒的环保技术应用和创新。
公司与国内大型设计院所长期合作,基地建设超前,从设计阶段目标就是废水零排放、废渣综合回收、废气超低排放。例如二氧化硫现行国标是日均400mg/立方米,特排标准是100mg/立方米,但公司内部目前技改标准是25mg/立方米,领先于环保标准两个等级,避免了后期通过打补丁来满足新的环保要求。
目前,驰宏锌锗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超过98.5%,远高于国家85%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