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储银行信贷客户经理在纺织机器制造企业进行贷后回访
2020年,面对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重任和服务“六稳”“六保”的使命,银行业金融机构迎难而上,主动作为,坚定不移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近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以下简称“邮储银行”)发布了《2020年社会责任(环境、社会、管治)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展现了该行助力经济、环境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各项实践和成效,这也正是银行业金融机构护航实体经济发展的写照。
护航“六稳”“六保”支持实体经济恢复发展
2020年,监管层把支持实体经济恢复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银行业金融机构亦将此作为重要工作方向。
为护航“六稳”“六保”,邮储银行印发了《关于聚焦“六稳”工作和“六保”任务进一步做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通知》,围绕加大信贷支持、降低融资成本、做好纾困帮扶、推广线上融资等方面,支持小微企业渡难关、稳发展,全力做好稳就业和保市场主体工作。
对暂时受困的小微企业,邮储银行积极落实小微企业临时性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分类施策、主动对接,在关注客户实质性风险的前提下,合理采取调整还款付息安排、展期或者续贷等方式纾困帮扶,不盲目抽贷、断贷、压贷,对普惠小微贷款“应延尽延”。截至2020年末,该行累计为普惠小微企业客户办理延期还本付息对应的贷款金额超过450亿元。同时,为满足企业足不出“企”的金融服务需求,邮储银行大力推广线上化产品“小微易贷”、小额“极速贷”及线上贷款支用功能。
在支持小微企业的同时,邮储银行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出发点,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将自身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国家区域经济发展等有机统一。
在区域布局上,邮储银行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助力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在产业布局上,该行服务实体经济,助推产业转型升级,抓好“两新一重”领域信贷投放,不断优化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金融服务。截至2020年末,公司贷款余额1.98万亿元,较2019年末增加2372.21亿元,增长13.63%。
为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2020年,邮储银行还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金融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明确了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并从明确支持重点、拓宽服务渠道、加快产品和服务创新、倾斜资源配置、做好风险防控等方面制定了二十条具体措施,进一步完善支持制造业发展的长效机制,激发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截至2020年末,邮储银行制造业贷款余额3124.80亿元,较2019年末增长394.06亿元,增长14.43%。
坚守服务“三农”使命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在全国各族人民的不懈努力下,2020年,我国取得了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在这一过程中,金融扶贫是一支不能忽视的力量。
多年来,邮储银行持续加大扶贫贷款投入力度,在832个国家级贫困县(已脱贫)累计投放信贷资金超万亿元;累计发放扶贫小额信贷超164亿元,服务贫困人口超42万人次。小额贷款业务开办以来,邮储银行累计发放贷款超5万亿元,服务近4000万人次,笔均金额仅13万元,切实服务普惠金融小额资金需求。
邮储银行加大对金融服务空白乡镇及薄弱地区倾斜力度。截至2020年末,“三区三州”135个国家级贫困县(已脱贫)中,邮储银行已设立营业机构265个,其中2015年~2020年期间在“三区三州”设立营业机构数量45个,其中24个已开业为当地居民提供金融服务,另21个营业机构已获开业批复。
同时,邮储银行积极践行公益扶贫。据悉,该行联合中国扶贫基金会成立了“邮爱公益基金”,发起“邮爱自强班”项目,为贫困高中生提供教育资金资助及成才支持。
作为深入村镇的银行业金融机构,邮储银行始终以金融扶贫和金融支农为己任,全力助推脱贫攻坚,更稳步构建协同支农生态,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邮储银行聚焦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和重点服务主体,加大了信贷支持力度,优化产品和服务模式,稳步推进协同支农生态建设,全面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截至2020年末,全行涉农贷款余额1.41万亿元,较2019年末增加1496.76亿元。
为推进乡村传统作业模式与先进科技的融合,邮储银行充分发挥前沿技术支撑作用,加快发展自主经营的互联网贷款,积极发展与核心企业合作的产业链网贷。2020年,邮储银行大力推进基于移动展业的小额贷款全流程数字化改造,以移动展业为载体,利用人脸识别、数据分析、移动定位等技术,最终实现小额贷款申请、审批、放款、贷后及档案管理的全流程数字化,把“窗口服务”转变为“门口服务”,让广大农村客户“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金融服务,提升了业务办理效率,改善了客户体验。截至2020年末,小额贷款线上放款笔数占比92.34%,线上放款当期净增额同比增长513.87%。
持续加强绿色管理打造绿色普惠银行和气候友好型银行
在环境方面,2020年,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