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东方君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近日致信华创阳安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及管理层,对华创阳安2021年3月8日发布对经董事会及监事会审议通过的《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表示了质疑,提出,“希望管理层以提升公司盈利水平为首要任务,提升自身造血能力,维护现有股东的合法权益。”
此次预案的内容是,拟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52,186.6994万股(含本数),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80亿元(含本数)。东方君盛在信中表示,此次发行数量金额之大,“令广大股东瞠目。”
“如此大规模的非公开发行是否确有必要,华创证券近年来的经营业绩是否值得投资人投资,华创证券是否为一家值得广大投资人长期持有、与股东共同携手成长的证券公司?亦或是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的资金即将沦为上市公司管理层利益输送、粉饰报表、填补亏空的救命稻草,沦为替管理层经营决策失误买单的工具?”东方君盛在公开信中提出了犀利的质疑,建议华创阳安审慎考虑非公开发行股票事项。
华创证券是有国资委背景的贵州省内唯一证券公司,近三年连续取得证监会A类A级评级。2016年,上市公司与华创证券实施重大资产重组,转型为以持有的华创证券为公司核心资产的金融科技服务平台。
东方君盛在信中直指华创经营管理不善,称资产重组后,“四年多的业绩及管理层的经营行为表明,公司经营决策水平较低,公司管理水平混乱,与股东曾经的信任和期许相去甚远。”
东方君盛在信中罗列了华创阳安目前的问题。
首先就是经营决策水平较低,未能充分发挥前次募资资金效益。“上市公司于2016年以发行股份方式收购华创证券95.01%股份(交易价格73.6亿元,同时取得募集配套资金73.6亿元,募集资金为彼时华创证券净资产规模近2倍(华创证券2016年被收购前的净资产约为38亿元),前次募资极大地充实了华创证券的净资本水平;同时,近年来上市公司通过大举发行债券等手段增加负债规模,有息负债扩张至百亿级别以上。”
东方君盛指出,“令人遗憾的是,尽管拥有充实的资本金和如此大规模的杠杆资金,近年来公司经营管理层并未能向曾经充分信任公司的广大股东交出满意的经营业绩。2016年末至2020年三季度末,上市公司归母净资产仅新增了1.6亿元,累计仅增长1.08%。”
东方君盛认为,与可比市值的证券公司相比,华创证券的经营表现处于下游。经统计与华创证券市值相邻的20家证券公司的ROE及ROA可见,按ROE排名华创证券排名第17名,净资产收益率显著低于与其市值相邻20家券商的中位数和平均数。
其次,东方君盛认为华创阳安未经审慎决策,贸然大额投资。“我们认为公司业绩相对排名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华创证券管理层并未能妥善充分利用在手资本金,未经审慎决策,贸然进行单笔大金额投资。”
信中举了这样的例子。“例如,2018年底,为解决贵州百灵控股股东姜伟及其一致行动人资金流动性困难及降低其股票质押率,华创证券通过纾困资管计划先后合计出资约14亿元受让贵州百灵(002424.SZ)11.43%的股权,而华创证券投资后贵州百灵的股价并无表现;2019年底,华创证券向北京嘉裕投资有限公司支付15亿元保证金,拟以5.50元/股的高溢价水平从其手中收购太平洋证券(601099.SH)股份,而后该项交易终止,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华创证券仅收到北京嘉裕偿还资金5000万元,目前已进入诉前财产保全程序。”
信中提到,“仅上述两项投资即消耗了相当于公司前次募集资金近40%的资金规模,大额投资极大消耗了公司宝贵的资金实力,不但未能给公司和股东带来收益,还严重影响公司开展其他业务。此外,尚有“2020年华创证券电话会议惊爆假嘉宾”、孙公司贵州白酒交易所借新冠疫情搞茅台酒促销等负面事件,皆证明公司经营决策水平较低,管理水平混乱。”
第三,东方君盛提出华创阳安过度回购上市公司股份,高价收购华创证券少数股权,涉嫌利益输送。
信中提到,“华创证券上市以来,仅于2017年度进行现金分红约4000万元,而公司于2018年、2019年实施股份回购,回购金额分别为1.55亿元和9.45亿元,占公司2018年度、2019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的比例分别为103.91%、362.76%。2020年至今,公司继续耗资8.94亿元回购公司股份。截至目前公司回购累计耗资近20亿元,对比公司同期2017至2020年的净利润合计约16.54亿元,即公司将近年来累计净利润的120.92%用于了回购股份。”
“我们承认股票回购可以起到改善公司市值的作用,但是,管理层持续运用高于自身净利润水平规模的资金进行大规模回购,明显超出正常合理水平,且上述大额回购,半数以上用于员工持股计划,目前已完成的两期员工持股计划合计持股约9850万股,在不考虑减持的情况下,占总股本5.66%,持股市值约10.15亿元。”东方君盛认为,“将所超出合理水平的回购股份大部分用于员工持股计划,实质上是未能妥善运用在手资金,过度消耗了公司资本金,过度提升了公司整体杠杆水平,将整体风险转嫁给了广大股东,从股东的视角来看,我们认为公司过度回购,涉嫌对公司管理层及员工进行利益输送。”
信中还提到,2019年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