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香港回到上海,人工智能独角兽旷视科技再度冲击IPO。
3月12日晚,上海证券交易所官网上挂出,旷视科技(Megvii)首发申请科创板上市获受理,将对外发行不超过253,415,828股B类普通股股票,作为拟转换为CDR的基础股票,占CDR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不低于10%,计划募资60.18亿元人民币。
旷视科技是目前为数不多拟以CDR的方式在科创板上市的红筹企业,红筹企业是指注册地在境外、主要经营活动在境内的企业,而CDR的中文全称是“中国存托凭证”,指由存托人签发、以境外证券为基础在中国境内发行、代表境外基础证券权益的证券。理论上每一只海外上市的股票,都能以CDR的形式回归。
我们从另一方面可以看出,虽然是召唤回到A股,但旷视科技仍是货真价实的VIE架构,其实际控制的主体以及主要股东均注册于境外,因此它更早选择了境外上市。2019年8月,旷视曾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但遗憾的是,2020年2月25日,即提交上市申请6个月后,其进程状态显示为“失效”。
上市并非坦途,旷视此番二次冲击可能会继续受到挑战。与两年前不同,监管部门对在科创板申请上市的企业审核趋向严格。比如前段时间上交所给依图科技的问询函中提到了六大方面的问题,共涉及包括红筹企业股权架构、家族信托在内的47个具体问题。3月11日,依图科技主动要求中止审核。此前另一家知名的科技公司被称之为“AI语音第一股”的云知声也主动撤回了科创板上市申请。
此外,阿里系实际上是旷视科技的大股东,目前持股比例位列第一,占29.41%的股权,如今它们正处于风口浪尖的背景下,对于一家全面布局智能安防的待上市公司,可能也会受到质疑。
从Face++到Brain++人们印象中这家成立时间不太久的独角兽创业公司,其实到今年已经十年了,当初由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姚班”三兄弟印奇、唐文斌和杨沐三人共同创立。
刚成立那会儿,他们并没有想到会做成今天这样的业务,而是做了名为VisionHacker的游戏业务,起因是唐文斌在宿舍里和印奇研发了《稻草人大战乌鸦》的体感游戏,通过摄像头检测用户头颈部的运动来控制稻草人左右,通过人脸跟踪的算法来识别出玩家的动作,驱赶飞来偷南瓜的乌鸦。这款小游戏一度冲上AppStore排行榜的前5名,还获得了清华大学第三十届“挑战杯”特等奖。
但是后来,他们并没有沿着游戏的路线发展,而是在做游戏的过程中,他们意识到自己对小游戏不太感兴趣,自己也不是玩家。到了2012年,Facebook花6000万美元收购以色列脸部识别技术公司Face.com,后者面向开发者免费提供人脸检测、识别、分析和数据服务,这个消息让他们突然找到了方向,Face++应运而生,并模仿了Face.com的商业模式,随即喊出“让机器看懂世界”。
而真正让用户耳目一新的产品是几年以后。2015年3月,在德国汉诺威举办的CeBIT博览会上,马云在现场面对德国总理默克尔、时任中国副总理马凯和其他观众,拿出手机,用摄像头扫描了自己的脸,在淘宝上买了一枚20欧元的旧汉诺威展邮票,并把这枚邮票送给了展会。这便是后来家喻户晓的支付宝刷脸支付的最初版本,提供这一技术的正是旷视科技。
刷脸支付的背后是这个高配团队对技术能力的不断追求,2014年下半年,Face++的识别率就称已经达到97.27%,超过了Facebook的97.25%,连续收获FDDB、300-W、LFW三项国际评测的冠军。
就在同一年,旷视切入城市物联网领域,推出了人工智能摄像头,也就是我们熟知的智能安防;2017年,旷视又进入供应链物联网领域,推出了智慧物流操作系统“河图”,向鞋服、医药、智能制造、零售电商等多个行业的客户提供了仓库、工场以及零售店的智能化升级改造。
目前这三块业务已经形成旷视的三驾马车。其中,城市物联网收入占比最高,从2020年1-9月的收入数据来看,有64.35%来自城市物联网;供应链物联网占比最小但增长最快;消费物联网则毛利率最高。这三块业务都被纳入到了统一的AIoT产品体系之中,实现人工智能的商业化落地。
在这三块业务之下,其基础内核是被称为“Brain++”的东西,作为工程实践和产品创新的原点,其核心能力包括数据的处理、清洗和管理能力;算力的共享、调度和分布式能力;算法的训练、推理及部署能力;覆盖从AI生产(输出算法模型)到应用(实现算法工程化封装)各环节,具体包括算法层(深度学习框架MegEngine,天元)、算力层(深度学习平台MegCompute)以及数据层(数据管理平台MegData)三大核心模块,并将算法、算力和数据能力融为一体。
其中公司自主研发的天元又是核心中的核心,与Google的TensorFlow和FaceBook的Pytorch类似。它于2020年3月正式向全球开发者开源,可帮助开发者用户借助友好的编程接口,进行大规模深度学习模型训练和部署,可极大简化算法开发流程,实现模型训练速度和精度的无损迁移,支持动静态的混合编程和模型导入,内置高性能计算机视觉算子,尤其适用于大模型算法训练。
2019年1月旷视科技不再单独提“Face++”,正式宣告完成从“Face++”到“Brain++”的升级。
当年,旷视正式确立了“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