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牧原股份正面回应所有质疑。
3月16日晚间,牧原股份回复了《深交所关于对牧原股份的问询函》,其在回复中非常有针对性地回应了市场关心的焦点问题:高毛利率、大量工程关联交易、少数股东ROE远低于母公司股东ROE等。
而在此前,雪球大V“天地侠影”曾发文公开质疑牧原股份,引发市场激烈讨论,质疑的问题主要围绕固定资产/销售收入比远高于其他猪企;少数股东ROE远低于母公司股东ROE;实际利润被控股股东旗下的建筑公司获取等。
本周的前2个交易日,牧原股份股价均绿盘报收,累计跌幅为5.76%,总市值也已跌破4000亿大关降至3815亿元。
牧原股份回应质疑,15万股东吃下“定心丸”?
经过市场激烈讨论后,3月15日,牧原股份受到深交所问询,3月16日晚间,牧原股份正面回应了市场关注的所有质疑问题,让15万股东吃下“定心丸”。
回应质疑一、固定资产占销售收入比重远高于同业。
针对“固定资产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远高于同行业”的问题,牧原股份回复表示,公司的生猪养殖主要采用“全自养、全链条、智能化”模式,而同行业上市公司多采用代养模式,相对具有“轻资产”的特点,而全自养模式需公司自主投资建设生猪养殖场。故与同行业上市公司相比,公司固定资产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较高、固定资产周转率较低。
回应质疑二、生猪养殖毛利率明显高于其他上市猪企。
对于生猪养殖毛利率明显高于其他上市猪企,牧原回应称,主要原因系与种猪与仔猪来源、生猪产品结构和生猪养殖方式等存在差异,在生猪产品中,种猪、仔猪的毛利率明显高于商品猪的毛利率,而公司的种猪、仔猪销售量比例较大。
回应质疑三、与关联企业牧原建筑存在大量关联交易。
另外,关于质疑的焦点问题“与关联企业牧原建筑存在大量关联交易”,牧原股份给出了详细的回应,公司与牧原建筑之间发生的关联采购占当期采购总额的比例较低,均低于20%,且经过对比,牧原建筑承建的猪舍单方造价与非关联方建筑公司承建的猪舍单方造价差异率较小,牧原建筑承建猪舍的关联交易价格是公允性的。
回应质疑四、少数股东ROE远低于母公司股东ROE。
同时,在回复函中,牧原股份回应了少数股东ROE远低于母公司股东ROE的质疑,其表示,主要原因系公司与华能贵诚信托、中央企业贫困地区产业投资基金等战略投资者合资成立的子公司均是在2019年末开始成立的,项目投资规模较大,但该部分子公司生猪养殖场的建设与产能形成需要一定的时间,故导致少数股东权益较大但少数股东损益较低,加权平均少数股东净资产收益率低于加权平均母公司股东净资产收益率。
回应质疑五、大存大贷。
最后,牧原股份对“大存大贷”的质疑也给出了回应,货币资金余额较高的主要原因是,业绩大幅增长导致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较大;为了扩大生产与建设规模、满足四季度集中采购和工程款支付的需求,公司通过增加银行借款的规模适当增加了现金储备量。
回应质疑六、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大幅增长。
关于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大幅增长的原因,牧原在公告中表示,公司生猪养殖采用“全自养、全链条、智能化”养殖模式,生猪养殖场区的扩建需投入大量的资金;另外,四季度是公司原料集中采购季节和工程款集中支付时段。
关于“猪茅”,一场刷屏的激烈辩论
牧原股份被深交所问询的“导火索”是,上周末的雪球大V“天地侠影”的一篇质疑文章。
3月13日(上周六),“天地侠影”发表了《牧原会是惊雷吗?》一文,对“猪茅”牧原股份提出多项质疑,其中包括:固定资产/销售收入比,远高于其他猪企;公司少数股东ROE远低于母公司股东ROE;实际利润被控股股东旗下的建筑公司获取等。
文章发布后,“天地侠影”继续就牧原股份密集发表了诸多观点,质疑的点主要在于:
1、牧原股份的固定资产太高,几乎与销售收入相当,固定资产/销售收入远高于同行业其他上市公司;
2、牧原股份与控股股东旗下建筑公司存在大量的关联交易(过去两年约190亿元),质疑关联企业牧原建筑从上市公司赚了大钱;
3、少数股东ROE远低于母公司股东ROE,少数股东的ROE仅为13.98%,而归属母公司股东的ROE却高达47.88%,相当于这些少数股东在同上市公司做不挣钱的合伙生意。
这篇文章发布后,在资本圈引发激烈辩论,评论数量超2600条,参与讨论的更是不乏职业投资人、券商分析师等。
其实,经过周末的激烈讨论,该大V的质疑的主要问题都已经讨论清楚了。
首先,关于牧原股份的固定资产/销售收入占比过高的问题,有投资者在评论中表示,这是由牧原的重资产养猪模式决定的,从饲料厂到繁殖猪仔再到养猪场,牧原全部亲自下场,布局全产业链,而温氏股份等其他猪企,主要是外包养殖模式。
其次,关于少数股东ROE过低的问题,也有投资者明确给出了合理的解释:这是合并规则造成的,2020年三季报时,牧原母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为74%,长期股权投资是所有者权益的2倍。
这两点解释与3月16日晚间牧原股份的公告相差无几,而关于巨额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