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资金往往是不可或缺的,无论是企业初创期、发展期还是稳定期,都离不开高效的资金流通和运转,这关乎到企业的正常经营。
那么,资金从哪里来?除了自有资金,缺钱时要么找风投等机构融资,要么银行贷款,大多数企业选择的是第二种方式。
3月10日,在由新东方-S(09901)创始人俞敏洪主持的节目《酌见》中,华谊兄弟董事长王中军对这些年华谊兄弟的发展、经营以及遇到的困境谈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首先王中军认为华谊兄弟这些年的发展及面临的困境,和自己的经营决策有着很大的关系。
为了解决遇到的困难,王中军表示自己卖房子、卖名画,甚至找朋友借钱,最终一年还了47亿,尤其是在银行逼债的时候,感觉到世态炎凉,这种感觉很深刻。
华谊兄弟这些年经历了什么?在国内,华谊兄弟是知名的影视集团,2009年成功登陆资本市场,2017年达到巅峰时期,还入围了全国“文化企业30强”。但是,巅峰之后的华谊兄弟逐渐走向下坡路,陷入亏损困境。
2017年华谊兄弟的营收接近40亿,此后营收连年下滑,而且净利润出现亏损。2018年营收降至38亿,出现微降,但是净利润却亏损9.8亿元,跌幅较大;到了2019年,营收直接跌至不足25亿,净利润亏损40.4亿元。
2年时间亏损50亿元,2020年的“黑天鹅”对影视行业打击很大,本来陷入亏损的华谊兄弟更加雪上加霜,2020年依然要亏损。根据华谊兄弟发布的财报显示,2020年预计净利润亏损7.9亿-9.8亿元。
根据相关规定,国内上市公司连续亏损3年会或面临摘牌。对此,俞敏洪在问这个问题的时候,王中军表示,华谊兄弟还没有走出困境,但是也还没到摘牌的境地。
王中军表示在银行逼债时,有种世态炎凉的感觉,对于这种说法,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看法。对于企业家来说,或许会感同身受,毕竟站在企业主的角度来说,在企业资金紧张,而且陷入亏损之际,银行逼债的做法有些让人难以接受。
很多企业家表示,企业遇到了困难不假,但这些困难都是暂时的,银行要对我们企业有信心,毕竟企业还没到破产的地步,度过难关的那一天不会远。
但是,银行的贷后管理人员有着不一样的看法,贷后管理人员认为,首先可以理解作为企业主的内心真实感受,有着自己的苦衷;其次,银行的做法也没有错,可以说很正确。
为什么说银行的做法很正确?银行贷后管理人员表示,银行的钱本质上是储户的钱,一旦放出去的贷款收不回来,储户会受到损失,银行催收也是为了储户的利益,一家企业亏损和千万储户的损失相比,孰轻孰重?
再者,银行赚的就是利息差,放出贷款就是为了赚钱,当企业出现亏损时,银行逼债也是不得已,难道要等到企业破产再催款?企业经营不佳,出现亏损这都是企业自身的问题,和银行没有关系,银行要确保金融稳定以及将储户的风险降至最低。
对此,笔者认为,站在不同的角度,结果就是谁说谁有理!企业家有企业家的苦衷,银行有银行的说法,对于企业家来说,企业困难需要资金,面对银行的逼债,这些感受可以理解,最该做的就是想办法解决企业困境,抱怨也没有用,欠债还钱,天经地义。
对于银行来说,做好风险管控是很重要的,尽最大努力减少坏账的发生。但是,“贷款收不回来,银行催收是为了储户”的说法有些不恰当,银行放款给谁不是储户可以决定的,贷款收不回来是银行的损失,而不是储户,即使银行破产,储户50万以内的存款都是可以赔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