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承销再现超低价竞争。在嘉兴银行永续债招标中,券商1万元的“个位数”承销费用报价让人大跌眼镜。
近年来,为了冲业务规模,债券承销商频频打出“吐血价”。监管部门尽管多次出手,但价格战仍屡禁不止。究其原因,同质化的服务缺乏议价底气及空间,规模与数量的评价方式要求其快速抢占市场份额。然而,“薄利多销”策略容易埋下风险隐患,“倒贴”做项目更不利于行业良性发展。
业内人士表示,价格战只能短期占领市场,要想长久保持市场份额,必须提升承销商自身的硬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