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宝钢股份(600019)披露回购公司A股股份方案。
公司拟用不超过40亿元的自有资金,以不超过8.09元/股的价格回购公司A股股份,回购股份数量4亿股至5亿股,占公司回购前总股本约1.80%-2.25%。回购期限为不超过12个月,本次所回购股份拟用于未来连续实施的股权激励计划。
同日披露的还有业绩预增公告,公司2020年度实现净利润预计增加1亿元到7亿元,同比增加1%到6%。
受上述消息提振,1月20日宝钢股份早盘高开高走,当日报收于6.82元/股,涨幅9.82%。
细看上述回购方案。谈及本次回购股份的目的,宝钢股份表示,自2014年开始,公司已实施两期股权激励,实践取得的成效充分印证了股权激励这一中长期激励机制的连续、滚动实施,有利于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丰富激励举措,保留核心人才等。第二期股权激励即将到期,公司拟回购公司A股股份,用于未来连续实施的股权激励计划。
方案显示,回购股份拟采用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的股份将用于实施公司股权激励计划。公司如未能在股份回购完成之后36个月内实施前述用途,未使用部分将履行相关程序予以注销。
至于回购股份的定价原则,则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近期公司股价情况,本次回购价格上限拟不超过2020年三季度末每股净资产8.09元/股,未超过董事会做出本次回购股份决议前3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的150%,具体回购价格将综合公司二级市场股票价格情况、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确定。
宝钢股份认为,假设按照此次回购资金上限人民币40亿元测算,根据2020年9月30日的财务数据,40亿资金约占公司总资产的1.12%,约占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的2.22%。本次回购不会对公司经营、财务、研发、盈利能力、债务履行能力和未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在券商人士看来,回购本身是实力的一种体现,而回购股票用于股权激励,则更彰显了上市公司对自身价值和潜力的认可。在近期的回购案例中,不乏大蓝筹、央企上市公司的身影。
例如,在去年10月23日晚间,中国建筑(601668)亦曾抛出10亿股回购方案,作为限制性股票计划的股票来源。回购资金总额上限为76.60亿元,回购价格不超过7.66元/股。回购公司股份数量不低于5亿股,不超过10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约1.19%-2.38%。这是继此前已实施的三期限制性股票计划(分别于13/16/18年实施)之后,公司推出的第四期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
中国建筑表示,该次回购是为了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健全公司激励约束机制;维护股东权益,为股东带来持续回报;促进公司与个人共同持续发展;有效调动管理者和重要骨干的积极性,吸引和保留优秀管理人才和业务骨干;兼顾公司长期利益与近期利益,更灵活地吸引各种人才,促进公司发展。
1月20日与回购方案一同披露的还有业绩预增公告,宝钢股份预计,2020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10亿元到16亿元,同比增加9%到15%。
业绩预增的主要原因为,2020年,宝钢股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各项工作,在应急保供、复工复产、稳定供应链等方面取得超预期成效,表现出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公司快速应对原料市场大幅上涨与钢铁市场需求波动影响,充分发挥多制造基地运营与协同优势,产品规模、品种、质量、服务与盈利水平快速恢复,经营业绩持续回升。四大制造基地以持续推进对标找差,全面提升资产效率为抓手,持续深化成本削减和管理变革等内部挖潜增效工作,有效支撑了公司盈利能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