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十年,正泰电器给投资者带来了丰厚的回报。近十年间,正泰电器累计分红超过100亿,堪称现金奶牛。更值得关注的是,当下,作为行业龙头的正泰电器正加速蜕变,公司产品结构持续优化,高附加值产品占比不断提升;此外,公司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也在持续增强。而在这背后,则是正泰在数字化升级、渠道变革、技术研发、标准制定、服务升级方面的持续发力。
一、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持续提升,双主业驱动业绩高增长
连续十年高分红背后,是公司极为优异的财务表现。据财报,2010年时,正泰电器总营收为63.39亿元,到2019年时,这一数字已增长到302.26亿元,涨幅高达376.83%;同期净利润也由6.39亿元增长到37.62亿元。更值得关注的是,正泰电器的盈利能力极强,近十年来,公司年均净资产收益率保持在15%以上。
此外,正泰电器的盈利能力正在不断增强。以销售毛利率为例,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销售毛利率达32.15%,与上年同期相比提升了2.74个百分点。事实上,正泰电器2020年前三季度销售毛利率创下了近四年来新高。而销售毛利率创新高背后是正泰高端高附加值产品占比的持续提升。
东吴证券研报称,2020年以来,尽管铜价持续上升,但正泰一方面议价能力强,另一方面发展智能制造降本提效,同时产品结构不断优化,高端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提升。
更值得关注的是,正泰电器的双主业驱动格局正愈发明显,公司在光伏领域发展迅猛。与一般光伏企业不同,正泰电器光伏业务涵盖从电池到组件,再到配套的系统产业链,从电站开发一直到EPC再到运维服务,提供系统解决方案,成为产业链里面最有特色的企业之一。尤其是户用光伏这块,已在全国累计安装超30万户。
二、持续强化研发能力,海外业务成新增长点
正泰电器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提升背后,是公司持续强化研发的结果。以研发费用为例,2020年上半年,正泰电器研发费用为4.14亿元,同比增长18.25%。事实上,2018年到2020年6月底,公司研发费用合计已高达23.4亿元。更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公司在自主研发的基础支撑上也加大了投入力度,投资近2亿元建设的正泰智能电器(上海)实验中心,将在2021年4月全面投入运营。
持续的研发投入,也使得正泰成为国内低压电器领域专利持有最多的企业之一。截止2020年7月,公司累计申请专利5588件,发明专利1527件,PCT申请110件,累计注册商标883件,国外商标310件。事实上,自2016年起,正泰电器连续3次入选科睿唯安/汤森路透的“中国大陆创新企业百强”名单。
而每个商标、每件专利背后,都意味着正泰电器的市场又一次得到了扩大。目前,正泰电器的国外商标数量是310件,对应的2019年公司海外营收则为85亿元,占总营收的比例达到28%。天风证券研报称,从海外营收绝对额和占比来看,正泰都大幅领先国内竞争对手。
事实上,即便在2020年的复杂环境下,公司海外业务仍在持续增长。正泰电器称,公司通过持续创新,继续加深与国际客户的紧密协作,在全球经济遭遇严重衰退、外部环境极大不确定的困难局面下,上半年海外市场仍然实现正向增长。
国联证券研报也称,正泰根植中国,服务全球,强大的营销体系、品牌、技术及管理等优势将继续巩固领先地位。公司的成本优势和技术创新,构筑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市场的后发优势。
三、供应链协同与数字化升级,智能制造大幅提升生产效率
公司联动上下游企业打造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加速供应链协同发展。以正泰的工业物联网为例,依托正泰工业物联网PaaS平台资源,推广低成本、模块化设备和系统,降低中小企业数字化门槛,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开展工业互联网基础性改造。
围绕制造业,正泰在温州数字化车间研发制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MES软件系统、智能装备、SCADA平台、PLM工业大脑等,着力培育智能制造产业化能力,带动了上游供应商600余台套设备数字化转型改造,开展了46项产业链配套关键技术和材料的创新攻关,引领了产业链400多家核心供应商协同发展。
围绕新能源、智慧能效等领域,正泰积极开展光伏分布式等电站开发建设、风光储充多能互补、智慧城市与全程能效管理、EPC+F等新业态、新模式的创新探索,开发能源物联网SaaS应用平台,融合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通能源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为新能源行业数字转型智能化升级赋能。
更值得关注的是,正泰还在加大工业互联网与大数据云平台建设力度,组建跨产业的数字化技术研究院和新兴技术研究院。
供应链协同和数字化升级,大幅提高了公司的生产效率。2020年疫情期间,正泰运用机器人控制、冲焊组装一体化、数字化虚拟仿真、三维视觉算法等新技术新工艺,在降低员工交叉感染风险的同时,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以及应对外部风险挑战能力。公司称,低压电器数字化车间实现全制程自动化生产和全价值链数字化,节省人员700余人,生产运营成本降低43%,生产效率提高3倍多,产品研制周期缩短22%,能源利用率提高8%,产品设计数字化率、关键加工工序数控化率达100%。
2020年12月23日,浙江省经信厅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