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药控股(300108.SZ)控股权易主之际,孙公司再被官方认定和曝光违法事实。
11月13日,江苏省药监局发布《行政处罚听证告知书》送达公告,拟对杨华作出“十年内不得从事药品生产、经营活动”的行政处罚。
杨华,长春普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普华制药”)原董事长,同时也曾是江苏普华克胜药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克胜药业”)董事长。2018年12月,吉药控股完成收购普华制药。普华制药成为吉药控股全资子公司,克胜药业成为吉药控股的孙公司。
杨华作为克胜药业原主管人员,被认定为有组织推动实施违法生产、销售行为。最近一年,克胜药业接连被江苏省药监局作出收回GMP证书、停产整顿等处罚。
值得注意的是,从官方披露的通报来看,克胜药业违法事实主要发生在2016年11月至2019年3月。而2018年底吉药控股才对克胜药业母公司普华制药进行收购,2019年4月克胜药业才完成工商变更登记。
克胜药业主要违法事实发生在吉药控股对克胜药业的收购之前。那么,吉药控股对杨华、克胜药业原股东或主管人员等是否将追责?克胜药业整改情况如何?对于多个GMP证书被收回的孙公司,吉药控股又将如何处理呢?
就相关问题,《中国经营报》记者联系了吉药控股方面。不过,截至发稿记者未获得相关回应。
有组织违法生产药品
11月13日,江苏省药监局发布《行政处罚听证告知书》送达公告。
公告指出,经查,2016年11月至2019年3月江苏普华克胜药业有限公司涉嫌使用未经批准的原料药违法生产药品并销售。期间,杨华担任该公司法定代表人,有组织地推动实施上述违法生产、销售活动,依法认定杨华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七十五条的规定,拟对其作出“十年内不得从事药品生产、经营活动”行政处罚。
国家药监局数据显示,克胜药业共有3个GMP认证,第一个认证范围为原料药(硫酸软骨素钠),第二个认证范围为滴眼剂,第三个认证范围为片剂、硬胶囊剂、颗粒剂、糖浆剂、口服溶液剂、原料药(肝浸膏)。
据了解,克胜药业此前被收回滴眼剂GMP证书。另外,今年5月,克胜药业在飞检后被江苏药监局决定暂停片剂生产。
江苏省药监局6月10日发布的“药品生产监督检查情况通报(第二期)”显示,相关部门5月12日至14日对克胜药业进行检查,最终对其作出“停产整顿”的检查结果。
对此,吉药控股发布公告表示,克胜药业正在进行整改工作,并立即制定整改方案,将尽快向江苏省药监局提交复产检查申请,检查合格后方可恢复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