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终于要来A股了!蚂蚁或成全球最大IPO,员工持股平台占股40%,核心营收数据、技术家底首次亮相
蚂蚁集团冲刺IPO。
8月25日晚间,蚂蚁集团向上交所科创板递交上市招股说明书(申报稿),并同步向香港联交所递交A1招股申请文件(A1ApplicationProof),迈出A+H上市关键一步。
招股文件显示,蚂蚁拟在A+H发行的新股数量合计不低于发行后总股本的10%,发行后总股本不低于300.3897亿股(绿鞋前),意味着将发行不低于30亿股新股。尽管每股发行价格和目标估值尚未确定,但市场普遍认为,蚂蚁将大概率创下近年来全球最大规模的IPO之一。此外,招股书显示,本次蚂蚁A股发行可引入绿鞋机制,超额配售权最高不超过15%。
蚂蚁集团上市进程在8月份之后提速明显,8月21日境外上市审批材料被受理、8月24日A股上市辅导完成。“预计本周给问询函,下周一回复,下周二通知上会,9月10日前后过上市委,14号前后之后申请注册,当周批下来,10月20日前后上市。”资深投行人士王骥跃对蚂蚁后续上市进程比较乐观,他向券商中国记者表示,从进度来看可以参考当时的中芯国际。
除上市发行计划外,一向在业内有世界级公司之称的蚂蚁业务大盘、营收情况等核心数据,首次全面向外界披露。
招股文件显示,蚂蚁年活用户超10亿,连接商家数超8000万;支付交易量为118万亿元;合作金融机构超过2000多家。
招股文件首次披露了蚂蚁集团的营收情况。2019年蚂蚁营收为1206.18亿元、突破千亿大关,2018年这一数字为857.22亿元,同比增幅超过40%。
具体来看,2017年度、2018年度、2019年度,蚂蚁分别实现营业收入653.96亿元、857.22亿元、1206.18亿元;同期分别实现净利润为82.05亿元、21.56亿元、180.72亿元。而在今年上半年,疫情影响下金融数字化进程提速,蚂蚁再次迎来了业绩爆发,2020年1-6月,蚂蚁集团实现营业收入725.28亿元,净利润219.23亿元,超过了2019年的全年利润额。
从其披露的收入模式来看,主要来自三块:
数字支付与商家服务(蚂蚁为国内及全球的消费者及商家就商业交易、金融交易及个人交易提供数字支付服务);
数字金融科技平台(蚂蚁直接或间接地基于公司的平台促成金融机构合作伙伴的业务规模,主要以技术服务费的形式取得收入;包括微贷科技平台、理财科技平台、保险科技平台);
创新业务及其他(技术服务输出、蚂蚁链等)。
从招股书披露的主营构成来看,蚂蚁在金融业务占据了赛道内的领头羊地位:
支付领域,行业份额超50%;支付宝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商业类APP(中国超10亿用户);
理财科技领域,资产管理规模超4万亿,为行业第一;
微贷科技领域,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线上消费信贷和小微经营者信贷科技服务商;
保险科技领域,是中国最大的线上保险服务平台,促成保费及保障规模为518亿元。
截至今年6月30日止12个月期间,通过蚂蚁平台完成的总支付交易规模达到118万亿元、同期国际总支付交易规模达到6219亿元。蚂蚁的数字支付服务收入主要是按照交易金额的一定百分比向商家收取的交易服务费。
作为中国最大的线上消费信贷和小微经营者信贷平台,截至今年6月30日,微贷科技平台促成的消费信贷余额17320亿元、小微经营者信贷余额为4217亿元,与约100家银行合作伙伴合作开展业务,包括全部政策性银行、大型商业银行、全部股份制商业银行、部分城商行、农商行、外资银行,同时也与信托公司合作。
理财科技平台,主要基于蚂蚁平台促成的资产管理规模,后者向蚂蚁支付技术服务费。截至今年6月末,蚂蚁理理财科技平台促成的资产管理规模达40986亿元,并与约170家资产管理公司合作开展业务,涵盖中国绝大部分的基金公司、领先的保险公司、银行和证券公司。截至今年6月末,蚂蚁与24家第三方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开展余额宝品牌下的货币市场基金合作。
保险科技平台,保险公司合作伙伴主要基于公司平台促成的保费及分摊金额,向公司支付技术服务费。截至今年6月末,过去一年,蚂蚁平台促成的保费及分摊金额518亿元,已与90家保险机构合作开展业务。
多个“明星”产品数据全曝光:去年借呗净利12亿、花呗净利15.8亿
蚂蚁集团是支付宝母公司,目前业务体系庞杂,涉及支付、银行、消费金融、财富管理、保险、基金、征信、评级、金融云、数据库、数字化综合服务方案等,旗下有余额宝、花呗、借呗、相互宝等多款明星产品。
在这次的招股说明书中,这些为外界耳熟能详的多款明星产品背后的经营数据也得到披露。这些明星产品多属于蚂蚁的数字金融科技平台业务,从招股书披露的收入结构变化看:
与数字支付与商家服务收入占比不断下降相对应,从2017年以来,蚂蚁集团的数字金融科技平台业务收入在总营收中的占比从2017年的44.33%提升至2019年末的56.2%;到了2020年上半年末,该项业务收入占比将近64%。
具体来看,微贷科技相关业务营收占比从2017年的24.75%提升至2019年末的34.7%;而在今年上半年,该项收入的占比直接达到了39%。而理财科技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