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居财经讯王帅8月13日,阳光控股执行董事、阳光城集团执行副总裁、全球合伙人吴建斌表示,很多专家、房地产大佬、董事长、总裁们跟他得出的结论就是应该继续把房地产的规模做大,这个机会是有的,而且是肯定的。
大概归纳了一下,有5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改善性的需求空间巨大。
第二,城市化率才60%,与发达国家相比,中间还有20%的机会,每年完成1%的提升,起码要10到20年的房地产繁荣期。
第三,城市更新的机会非常大,只有这个城市有百年以上的历史,其实城市更新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
第四,人口迁移带来的都市圈的需求量是巨大的。迁移的流动带来了各方面的需求,这个需求量也是很大的。
第五,最近中央提出来内循环经济,这一点被充分的重视。因为出口受到了限制,并不是完全关掉,但是相比原来的比例是下降的,主要靠我们内需的循环来进一步提升中国经济的增长,这个空间也是非常大的。
所以显而易见,未来的房地产市场是巨大的。但是怎么样把你生产的东西可以卖出去,其实昨天我也提到,我比较关注的就是两点,一个是产品,一个是服务,我们生产的产品能不能卖出去,是取决于你的产品的好与坏,取决于你的产品的性价比是不是比较高,取决于老百姓是不是喜欢你的产品,所以这个点我是非常关注的。原来我们可以不重视,但是现在是必须重视。
这次疫情的冲击之后,让我们更加清楚物业管理的服务、房地产公司所提供的各类服务是非常重要的,包括智能化、环保、便捷性、以人为本的社区服务,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说房地产公司要把产品做好,把服务做到家,我想未来的10年、20年,房地产公司一定发展得会非常好,这是我的答案。
当然,我们前面提的这5个点,其实是需要量化的,我只是作为一个见证者或者作为一个观察者提出这5个方面的需求。但是作为经济学家,或者是量化研究的机构,是要做这方面数字研究的,我相信做出来的研究结果跟我的观点应该是吻合的。
当然有人在问,万一规模扩张太快,财务没法平衡,而导致了公司安全运行遇到了问题怎么办,我是财务出身的,其实对风险的意识感觉应该是比较强的,但是我还可以大胆地说,因为中国的房地产在青春期,未来的前景是美好的.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说我提到这个问题的事情发生了,我们平常心去对待,万一你成功了呢?成功的例子其实在过去这么多年是不胜枚举,很多企业就是因为赶上了好的时机,踩好了点,加了杠杆,上了台阶,然后完成了他的资本原始积累,完成了全国布局,让他的服务、产品质量更加优秀,有什么不好呢?
遇到困难之后,可能要进行财务重整,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财务重整有什么大不了呢?大不了就是你原来持有80%的股份,有可能重组之后只剩40%、50%,这个公司还是你的,只是多了一个投资人,公司还是存在的,当然可能你的预期的收益比原来低,你拥有的家底或者排名比别人低,但是你奋斗了,比你不奋斗的效果总是要好的。
整个房地产市场其实是一个扩张、洗牌、再扩张、再洗牌的过程,香港也是这样的,我在香港经历了1997年金融危机,很多公司被洗掉了,洗掉就洗掉了,但是房地产市场最后集中在5家大的地产公司手上,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是不是经过洗牌之后集中在100家之内?也有可能,因为这个市场太大了,集中在100家,这也没什么不好。
所以房地产市场实际上是在竞争中的自我平衡,房企实际上是在竞争过程中的优胜劣汰,这是非常自然的规律,没什么不好的。当下,由于市场不成熟,我还是建议牢牢抓住机会这么一个重要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