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非净利润翻倍,超市场预期。
博腾股份处罚靴子落地。
近日,博腾股份发布公告称,此前因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而受到重庆证监局的行政处罚也已落地,目前生产经营一切正常,后续博腾股份将在收到正式的行政处罚决定后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一位常年跟踪博腾股份的机构人士认为,博腾股份经营层面各项业务进展顺利,业绩拐点已现,2020年又是公司三年战略转型成果落地检验的重要一年,从最新披露的业绩预告中可以看出,公司增长势头不减,CDMO模式获得成功,而关联方资金占用问题尽管4月底前已清偿,但仍透露出治理层面存在内控监督把关不严的问题,此次处罚结果靴子落地,意味着会对经营产生影响的不确定性已经消除。
与此同时,在1月14日晚间,博腾股份也发布《2019年度业绩预增公告》。业绩预告显示,公司2019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5亿元-15.8亿元,同比增长27%-3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7亿元-1.9亿元,同比增长37%-53%;其中扣非净利润1.5亿元-1.7亿元,依靠108%-136%的涨幅实现利润翻倍,超市场预期。
业绩预增公告显示,博腾股份2019全年营收预增,主要源于公司各类新客户数量稳步增长,面向全球市场的CRO业务和CMO业务均实现了高质量的快速增长。
从2017年成功收购J-STAR开启全面战略转型至今,博腾股份两大核心主营业务CRO和CMO依靠资源的融合共享产生良好互补效应,驱动CRO收入保持50%以上增长,CMO业务收入增长也跟着提速。
据了解,与CMO关注商业化产品、单个项目价值较高的特点不同,CRO作为博腾股份的战略新业务,主要为处于临床早期的中小创新药企业提供研发外包服务,因项目数量更多,且科研价值更高而备受市场看好。
目前,博腾股份在美国新泽西、上海、重庆、成都均设立了研发中心,拥有来自全球CRO领域的高端人才,总计研发人员数量达364人,并建立了以“结晶+酶催化+流体+高活+SCF”五位一体的技术平台,为公司承接更多高附加值、高技术难度的项目。
数据显示,博腾股份J-STAR及国内CRO两项合计的整体业务收入呈现高增长趋势,占总收入的比例也快速提升。截至2019年第三季度末,该项业务收入已达到3.05亿元,同比增长52%,占比达29%。此举表明,CRO一方面可以为博腾股份贡献稳定的现金流,也是公司从传统CMO转向CDMO一体化,实现业绩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收购J-STAR后的整合效应带给博腾股份带来了生产效率的提升,以及更深厚的研发技术水平,同时也驱动客户结构更优化。针对不同客户群体类型以及个性化的需求,博腾股份在市场当地引入具有丰富经验的BD人员来及时响应客户各项需求,现如今已在欧洲、北美、中国及亚太三大主流市场建立了经验丰富的业务团队,为业务发展的全球化拓展提供强有力的渠道支持。
除了与传统强生、吉利德、GSK等跨国制药巨头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多年培育的辉瑞、诺华、罗氏、勃林格殷格翰(BI)、艾尔建等客户也已取得突破进展,并开始为其提供商业化药品中间体,而J-STAR平台则更来了更多北美和中国的中小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