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景网8月16日讯2010年中小板上市,实施“三发驱动、创新增长”发展战略的科伦药业,目前,公司第三发驱动战略迈向“由仿到创,仿创结合”的阶段,公司年营收已突破160亿元,净利润12亿元。由一家大输液企业,逐步转型为仿制药和创新研发的医药生产商,科伦药业以“输液”、“抗生素”的双王牌产品实现营收持续增长又要如何为创新药保驾护航?第三发驱动,如何实现技术与产品变现的“双核动能”?8月16日,深交所和全景网带领投资者走进成都,科伦药业(002422)。众多投资者热情参与,来到位于成都市区1小时车程之外的温江区,科伦药业药物研究院。
在投资者与高管互动交流环节里,公司创新药进展、研发投入情况,“4+7”政策影响等等,成为投资者关注焦点。
关于研发投入,科伦药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得光回应,科伦药业的创新研发用六年的时间走了国内很多同行一二十年的路,未来的研发费用只会持续增加,不会少。“创新必须要大投入”,科伦的创新不仅仅局限在国内,还将走到国际去。
关于公司创新药上市的预期,陈得光表示,从2021年开始,预计每年都能够有一个小分子或者大分子创新产品上市。
关于“4+7”政策影响,陈得光认为,这是对国内医药行业的重大影响,对提高行业集中度有积极影响,有利于大企业。“4+7”政策对仿制药企业有杀伤力,对科伦来讲,却是一个重大机遇,因为科伦新产品才开始上市,意味着没有历史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