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阳光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00671)发布了2018年年度报告,并在上海举行业绩发布会。
业绩显示,在销售方面,阳光城于2018年9月提前达成千亿目标。全年最终实现全口径销售金额1628亿元,权益销售金额1183亿元,大大超过年初千亿元的市场预期。
在结算方面,阳光城在2018年实现结算营业收入565亿元,同比增长70.28%;合并报表净利润39亿元,同比增长75.30%;合并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0.18亿元,同比增长46.36%。
阳光城集团执行董事长兼总裁朱荣斌在业绩会上表示,在行业利润趋于下行的大背景下,阳光城集团房地产项目毛利率较往期有所改善,房地产及相关业务毛利率同比增加约1个百分点达26.06%,合并报表净利润率提升约至7.00%。
阳光城也进一步加强了现金流管控,平均回款率达到80.05%,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在土地价格走势方面,朱荣斌表示,2018年11月、12月时,阳光城管理层判断市场可能形成回暖,集中在一二线城市,以底价或底价附近的低价获取了多宗优质土地。全年公司以306亿元的权益投入合计补充土地储备约1,333万平方米(预计货值1,700亿元)。其中渝能项目的资产包收购,使公司获得近300亿货值的优质土储,当期即贡献销售约30亿元。
截至2018年末,阳光城拥有土地储备总计4,418万平方米(预计货值5,494亿元),其中一二线城市土地储备面积占比76.87%(预计未来可售货值占比85.80%),整体成本地价4,339元/平方米。
截至2018年末,阳光城集团的地产项目从拿地到开盘平均周期为6.3个月,在0重大安全事故的前提条件下,比2017年提速0.6个月。2017年11月至2018年新增的近1,800亿货值中已有800亿在当年实现新供、实现600多亿销售。
朱荣斌认为,整体经济及行业形势充满不确定性,国际环境尚不明朗,国内行业调控没有根本改变,不同城市受供需关系、政策敏感性、财政压力等因素影响,各地调控方向和真实市场能力还难以确定,市场环境比任何历史时刻都要复杂多变。
但他也强调,房地产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将被更加重视,“房住不炒”主基调虽然没变,但“分城施策”的调整迹象已经显露,我们对房地产行业的未来形势也不用过分悲观。
在财务方面,阳光城集团在2019年希望能够增权益、降负债,争取实现调升3A评级,有效降低融资成本。
2019年的关注重点将从销售规模转到销售回款,调整经营奖激励措施,回款率力求超过2018年平均水平,保证现金流的安全可靠。
朱荣斌表示,2019年阳光城集团设定的全口径销售指标为1800亿元。这一数字比2018年的1628亿元增长了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