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讯继全国首单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落地后,浙商银行12月7日又成功发行2018年第一期微小企业贷款资产支持证券,以创新手段服务小微企业。浙商银行董事长沈仁康表示,浙商银行将增加信贷投放,综合运用表内外融资、债券承销、资产证券化等多种渠道,实现民营企业贷款增速和增量稳步提升。
据统计,截至今年10月末,浙商银行公司类贷款中民营企业占比达到53.6%,表内外融资中民营企业占比达到55.3%,通过资产管理等其他业务为民企融资超过2000亿元。沈仁康表示,2019年浙商银行将新增投放约1300亿元来服务民营企业,占全行可用资源的60%以上。
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浙商银行不断创新金融科技的应用,通过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商业模式的创新,先后开发推出了池化融资平台、易企银平台和应收款链平台,将金融服务嵌入到企业生产经营和资金管理活动中,增强民营企业流动性服务,盘活沉淀资源,从而帮助其降杠杆、降成本、增效益,更好地服务民营企业转型升级。
数据显示,截至10月末,浙商银行池化融资客户数超2万户,其中民企占比80%左右,为企业提供融资累计超2万亿元。应收款链平台1111个,辐射客户4672户,累计签发区块链应收款金额902亿元,其中服务的民企数量和融资金额均占一半以上。
下一步,沈仁康表示,根据浙商银行制定的《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将主要从五个方面更好服务民营企业。一是综合运用表内外融资、债券承销、资本市场业务、资产证券化等多种渠道,加大对民企的信贷投放,如优先满足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绿色制造、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等重点领域融资需求。创新授信模式,出台民营企业信用授信政策,支持无抵押担保民营企业融资。
二是进一步升级池化融资平台、涌金司库和应收款链平台,盘活民企流动性资产,提升民企内部资源配置效率。推进应用在线供应链金融授信模式,解决小微企业授信难的痛点。
三是拓宽民营企业直接融资渠道,积极推广民企债券融资支持工具。运用市场化手段,通过出售信用风险缓释工具、担保增信等多种方式,为经营正常、流动性遇到暂时困难的民营企业提供增信支持和风险缓释。
四是推进减费让利,降低企业成本。加大民企服务收费减让力度,切实降低民企和小微企业融资成本。
五是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强化正面引导和激励。坚持授信风险违规问责、尽职免责的原则。完善不良资产问责办法,对于合规履职、正常办理业务的信贷人员,免于问责。